版本一:
-出血:
任何超過裁切線或進入書槽的圖象。出血必須確實超過所預高的線,以使在修整裁切或裝訂時允許有微量 的對版不準?
- CMYK:
青、品紅、黃、黑---四種印刷顏色。
- 色域:(color gamut)
可以被彩色打印機處理的全部顏色。
- 分色:(color separation)
將原稿轉化為與彩色印刷過程相兼容的結構形式的方法。
- 裁切線:(crop marks)
印在紙張周邊用于指示裁切部位的線條。
- 直接制版:(direct-to-plate)
將已排版的數字頁面文件由主計算機直接輸出到激光制版機,免除了底片的制作 ,也稱作CTP (computer-to-plate)。
- 照相排字機:(filmsetter)
激光照排機的另一外名稱,主要用于制作圖象分色片?
- 四色印刷:(four-color printing)
用減色法三原色顏色)黃、品紅、青)及黑色進行印刷,如果作用橙、栗色 入以褐黃色油墨進行印刷,不應將其稱“四色印刷”而應稱作“專色印 刷”或“點色印刷”?
- 灰平衡:(gray balance)
色彩復制過程的重要特性。青、品紅、黃油墨或呈色劑的調合可以產生顏色空間中的非彩色中性灰。
- 平版印刷 planographic printing:
用平版施印的一種印刷方式。
- 膠印 offset lithography:
印版上的圖文先印在中間載體(橡皮滾筒)上,再轉印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
- 膠印機 offset printing press:
按照間接印刷原理,印版通過橡皮布轉印滾筒將圖文轉印在承印物上進行印刷的平版印刷機。
- 印刷工藝 printing technology:
實現印刷的各種規范、程序和操作方法
- DTP(Desktop Publishing System)
彩色桌面出版系統:將圖象、文字輸入到計算機中,利用計算機進行圖象的處理與加工、圖形的繪制,然后將圖形、圖象、文字拼合成整頁版面,利用激光照排機將此電子版面輸出,成為曬版原版。
- CTP(Computer To Plate)計算機直接制版:
印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僅可由原稿直接制版,而且實現了計算機出版系統與印刷機直接接口,從原稿到印刷一步完成。
- 間接印刷 indirect printing:
印版上圖文部分的油墨,經中間載體的傳遞,轉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
- 原稿 original:
制版所依據的實物或載體上的圖文信息。
- 印版 printing plate:
用于傳遞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圖文載體。通常劃分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類。
- 承印物 printing stock:
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現圖文的各種物質。
- 制版 plate making:
依照原稿復制成印版的工藝過程。
- 圖象制版 image reproduction:
用手工、照明、電子等制版方法復制圖象原稿的總稱。
- 網目調 halftone,screen tone:
用網點大小表現的畫面階調。
- 陽圖 positive image:
在黑白和彩色復制中,色調和灰調與被復制對象相一致的圖象。
- 陰圖 negative image:
在黑白和彩色復制中,色調和灰調與被復制對象相反的圖象。
- 分色 color separation:
把彩色原稿分解成為各單色版的過程。
- 計算機照相排版系統 computerized phototypesetting system:
由字符及排版指令輸入裝置、校改裝置、校樣輸出裝置、控制裝置及照排主機等組成的成套排版設備。
- 拼版 make-up:
將文字、圖表等依照設計要求拼組成版。
- 曬版 printing down:
用接觸曝光的方法把陰圖或陽圖底片的信息轉移到印版或其他感光材料上的過程。
- 打樣 proofing:
從拼組的圖文信息復制出校樣。
- 預涂感光平版 presensitized plate:
預先涂覆感光層的,可隨時進行曬版的平印版,簡稱“PS”版。
- 印后加工 post-press finishing:
使印刷品獲得所要求的形狀和使用性能的生產工序,例如裝訂。
- 雙面印 perfect printing:
用兩塊不同的印版,在同一承印物上同時完成正面和反面的印刷。
- 曬版原版 block copy:
用于曬版的圖文底片。
- 單張印刷 sheet-fed printing:
以單張紙或其它單張材料為承印物進行印刷。
- 卷筒印刷 web-fed printing:
以卷筒紙或其它卷筒材料為承印物進行印刷。
- 多色印刷 multi-color printing:
一個印刷過程中,在承印物上印刷兩種及兩種以上的墨色。
- 膠印故障 offset printing trouble:
在膠印過程中影響印刷正常進行或印品質量缺陷的總稱。
- 開本 format:
把一張全開紙裁切成面積相等的若干小張,叫多少開數裝訂成本,即為多少開本。
- 堆紙 sheet piling:
單張紙印刷前,將待印的紙張或承印物整齊地堆積在輸紙臺上。
- 色令 color ream:
平版印刷計量單位。以對開紙1000張印一色為一色令。
- 印張 impression:
一本書刊所用紙張數量的計量單位。以單張對開紙印刷兩面為一個印張。
- 晾紙 paper seasoning:
印刷前對紙張進行吊晾,使紙張含水量與印刷車間的溫、濕度相平衡,以保持紙張尺寸穩定。
- 輸紙裝置 sheet feeder:
膠印機中將所要印刷的紙張從紙堆上輸送到定位機構的裝置。
- 規矩 gauge:
單張紙膠印機的紙張定位部件。
- 前規 front lay:
使紙張在叼口邊緣準確定位的擋紙部件。
- 側規 side mark:
使紙張側邊緣準確定位的部件。
- 遞紙 sheet transfer:
將已定位的紙張等承印物,通過遞紙牙傳遞給壓印滾筒進行印刷。
- 遞紙牙 transfer gripper:
從前規接過紙張等承印物,在與壓印滾筒同步時傳遞給滾筒的叼牙部件。
- 叼口 feed edge:
單張紙印刷時,在印版和紙張等承印物前端留出的白邊。
- 收紙裝置 delivery unit:
印刷機上收集印張的機構。
- 套印 bring into register:
兩色以上印刷時,各分色版圖文能達到和保持位置準確的套合。
- 規矩線 register line:
設置在印版邊緣的十字線和角線,系校版和檢驗套準的依據。
- 套印不準 register difference:
在套色印刷過程中,印跡重疊的誤差。
- 色標 color batch:
用實地和(或)網目調色塊表示的基本色及其混合色的標準;制版印刷時也可作為各分色版的標記。
- 潤濕液 fountain solution:
在印刷過程中用來潤濕印版的水溶液。
- 實地 solid:
印版上未加網的,全部均勻受墨的平面。
- 紫外線干燥 UV curing:
承印物上的紫外線油墨或亮光油通過紫外線照射,迅速聚合固化。
- 潤版 dampening:
平印版在著墨前為了保持空白部分斥墨性能,用潤濕液將版面潤濕。
- 條痕 streaks:
出現在網紋平面上與滾筒軸向平行的條狀印痕,屬膠印印品故障。
- 糊版 filling in:
由于印版圖文部分溢墨,造成承印物上的印跡不清晰,屬膠印印品故障。
- 掉版 image weakening:
平印版的圖文細微調子變淺,網點和線條面積減小,甚至失去親墨性。
- 臟版 scumming:
因印版潤濕不良,造成空白部分著墨。
- 堆墨 build-up:
油墨和其他物質沉積在墨輥或橡皮布上,形成浮雕狀的沉積物,影響油墨和印跡轉移。
- 脫墨 rubbing off:
金屬墨輥受潤濕液浸蝕發生氧化而排斥油墨的現象。
- 油墨乳化 ink emulsification:
(1)、印刷過程中油墨吸收潤濕液的現象。
(2)、由于油墨中吸收潤濕液過多而造成的印刷故障。
- 拉毛 ink picks:
印刷過程中,因油墨太粘或紙張表面強度差,導致紙張纖維、填料或涂料從紙張表面脫落或被拉掉。
- 重影 ghosting:
在印刷品上同一色網點線條或文字出現的雙重輪廓。
- 粘臟 set-off:
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油墨,粘在另一印張的背面,造成蹭臟。
- 透印 print through:
印在紙張上的圖文由背面可見。酒精潤濕 Alcohol dampening:在膠印潤濕液中添加酒精、異丙醇或其他醇類,降低水的表面張力,有利于潤濕印版。
- 潤濕裝置 dampening system:
平版印刷機組成部分,用于輸送和調節潤濕液的機構。
- 著水輥 form dampening roller:
平版印刷機中將潤濕液涂布到印版上的輥。
- 水斗輥 water fountain roller:
從水斗輸出潤濕液的輥。
- 串水輥 dampening vibrator:
軸向串動的傳水輥。
輸墨裝置 inking unit:
膠印機的組成部分,在每一印刷過程之前調節和傳遞油墨并將油墨均勻地涂布到印版著墨 inking up 通過墨輥將油墨涂布在印版圖文部分?
著墨輥 form inking roller:
印刷機中將油墨涂布到印版上的輥。
墨斗輥 ink fountain roller:
從墨斗中輸出油墨的輥。
勻墨輥 ink distributing roller:
傳遞和碾勻油墨的輥。
串墨輥 ink vibrator:
軸向串動的勻墨輥。
四色膠印 four-color offset printing:
用黃、品紅、青和墨四種分色版經油墨疊印后可得到與原稿色彩基本相同的一種膠印方式。
印刷油墨 printing stock:
在印刷過程中被轉移到承印物上的成象物質:一般由色料、連結料、填充料與助劑組成,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粘性。
色譜 color atlas:
用標準黃、青、品紅、黑油墨,按不同網點百分比疊印成各種色彩的色塊的總和。
叼紙牙 gripper:
在印刷過程中,傳遞和交接紙張等承印物的部件。
橡皮布 blanket:
膠印機上轉印滾筒的包覆物;包襯的組成部分。
滾壓 rolling:
膠印機橡皮布滾筒和印版滾筒或壓印滾筒間在壓力下相對滾動。
滾枕 bearer:
滾筒兩端用以確定滾筒間隙的凸起鋼環,亦是調節滾筒中心距和確定包襯厚度的依據。
印刷壓力 printing pressure:
在印刷過程中壓印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力。
壓印線 nip:
“圓壓平”和“圓壓圓”印刷機的壓印體在互相作用的瞬間產生的接觸帶。
包襯 cylinder-packing:
印刷機壓印體上或印版下的包覆物。
印版滾筒 plate cylinder:
印刷機上圓柱形的印版或其支承體。
橡皮布滾筒 blanket cylinder:
間接印刷中將印版圖文的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的轉印滾筒,其表面包裹橡皮布。
壓印滾筒 impression cylinder:
印刷機上圓柱形的壓印體。
密度 density(光學密度 optical density):
物體吸收光線的特性量度,即入射光量與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之比,用透射率或反射率倒數的十進對數表示。
色密度 color density:
彩色畫面的密度,用透射率或反射率倒數的十進對數表示。
階調 tone:
圖象信息還原中,一個亮度均勻的面積的光學表現。
階調值 tone value:
階調的量度。在印刷技術中通常用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
測控條 control strip:
由網點、實地、線條等測標組成的軟片條,用以判斷和控制拷貝、曬版、打樣和印刷時的信息轉移。
龜紋 moire:
由于各色版所用網點角度安排不當等原因,印刷圖象出現不應有的花紋。
印刷品 printed matter:
使用印刷技術生產的各種產品的總稱。
1、絲網:
一種細絲狀的織物。
2、繃網:
將絲網緊繃于網杠上的工作。
3、絲印模版:
構成絲印版上印刷要素的陰模。
4、勻墨:
保證墨不漏出絲網的同時,把墨均勻的從網版的一端刮到另一端。
5、剝網:
在有網距的條件下進行印刷時當刮墨刀離開承印物時,絲網從承物上彈開的程。
6、填墨:
是向網孔內灌墨的過程。
7、釋墨:
部分油墨從絲網上釋放到承印物上的過程。
8、直接絲網印刷:
印版對印體進行直接印刷。
9、間接絲網印刷:
a絲印圖像不直接印在承印物上,而先印在平面上再用一定方法轉印到承印物上。
10、移?。?nbsp;
印版圖文先印在中間體上,再由中間體轉印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法。
11、絲網版基:
繃網后不帶圖象的網框。
12、網距:
絲網與承印物的距離(h表示)
色彩管理的內容
彩色管理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即校正(Calibration)、定特征(Charat terization)和轉換(Conversion)。它們是彩色管理工作的三個基本內容,也是三個連續步驟。
校正是其它兩步的基礎,是保證系統正常工作的前提,校正的目的是使各有關的設備,如掃描儀、顯示器、打印機等達到其出廠規定的標準參數。校正工作并不保證圖像是否與原稿想象,而是看各設備是否達到原設計指標。
設備在校正之后,就應進行定特征。它特征是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在經校正之后用什么體制和范圍來表示彩色。不同的設備有不同的表示彩色的能力,其所能表示的顏色范圍并相同,定特征就是確定輸入及輸出設備的顏色范圍或可再現的顏色是哪些。通常,定特征就是建立描述設備顏色范圍的數據文件,這種文件稱為設備描述文件(Profile)。從一些著名的彩色管理軟件開發公司能買到許多設備的設備描述文件,彩色管理系統依據用戶指定的輸入、顯示及輸出設備,從這些設備相應的設備描述文件中選取數據,以確定顏色范圍。
轉換是在已知的條件下,將圖像從一個設備的色空間轉換到另一設備的色空間。轉換的目的是要在屏幕上及最終印刷品上看到的顏色與原稿盡量一致。由于印刷輸出設備的色空間范圍比原稿的色空間范圍小,因此要對色空間進行壓縮轉換。色空間的轉換有多種:RGB到CMYK(掃描儀到打印機)、RGB到RGB(掃描儀到屏幕)、CMYK到CMYK(一種打印機到另一種打印機)。
版本二:
印前
露白/漏白:印刷用紙多為白色,印刷或制版時,該連接的色不密合,露出白紙底色。
打白:掛網時代的照相制版工藝。為補救上網圖片深色位感光不足,可移開原稿閃光一次或放一張紙補點曝光,或直接使用flash燈,閃動白光,以增加原稿的深位網,使影像柔化。
爆肥:暴食當然會肥,菲林銀粒感多了光也會擴大地盤。手工套版更在感光片加隔透明厚膠片來曝光加肥。
補漏白(Colortrapping):分色制版時有意使顏色交接位擴張爆肥,減少套印不準的影響。
實地:指沒有網點的色塊面積,通常指滿版。
反白:文字或線條用陰紋來印刷,露出的是紙白。
撞網:不是漁民工藝。調幅網分色工藝,網點角度分配出錯,或每一網角距離小于25°,龜紋就開始明顯。
飛網:鏡頭制版的掛網工藝,正常曝光后取下掛網,補充短暫曝光增加反差。
狗牙:狗的牙齒是凹凸交錯的。圖片像素不足,放大后邊沿就出現狗牙狀。
玫花點:像花鹿般的網紋。差的叫席紋,更差的是龜紋。
齊頭: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準線。延伸到拼版、裝訂,指以版頭位為基準。
散尾:文字排版的一種。只求字距統一,不求行末文字齊整。
蒙片:不是迷魂藥。是手工分色時的遮掩片,可用菲林曬制或紅膠片割制,可作退地或修色之用。
藍版:不是打籃球,也不是RGB的B(藍色),而是CMYK的C(青)版。
印刷
鬼影:來歷不明的印紋或暗影。多因舊型印刷機供墨不均引起。
瓜打:不是指水瓜打狗?;畎嬗∷r代「黑手黨」執字粒使用的排版比字面較低的定位鉛粒。
迭色(Inktrapping):不同印色層迭,每一色層之迭印比率。
打觔斗:學孫悟空的拿手好戲。底面印刷車有自動翻紙裝置,咬紙口印面,反咬紙尾印底,一氣呵成。
自反:指一種節約印版的印刷方法。讓紙張先印完一面,干后把紙左右反轉及底面反轉,稱為底面自反版,而紙尾當牙口底面反轉,稱為牙口反版尾。是印版不變,再印紙張背面的工藝。
飛墨:印刷機轉速快而墨身稠度不夠,離心力使墨液飛濺。
墨線:在印版上畫一條規線,使剛好印在紙張規位,可一目了然監控針位。
浮污:印版親水不力,變成親油,當然起薄薄的油污,問題多在水斗水的酸堿度不對。
起炮:炮,滾筒俗稱。橡皮滾筒離開壓印滾筒的動作。
夾炮:太多紙張夾在壓印滾筒和橡皮滾筒間,安全感應使印刷機停止轉動。
哪渣:不應印到紙張上的墨污,問題也出在水墨平衡。
打掣:印刷機停止轉動,原因多為進紙不順或雙張進紙觸發安全裝置。
針位:不是打針的位置。印張的擋規邊位。紙張有長短,印刷套色及裁切需有針位來對齊。
連曬:節約菲林的連續曬版工藝。用套準十字移動曝光。
過底:印刷事故的術語。指墨層太厚來不及干燥,污染了壓在上面的紙張背面。
車頭(上聲):菲律賓稱司機為車頭。印刷的車頭不是機長,而是指印刷轉速數。
石數:石印時代對印刷數量的稱謂。紙張壓印一次色稱一石。
二手:不是指二手貨。指印刷機的副手,或稱睇掣。
打稿:不是與稿有仇,而是通過打樣機預先印刷一個正式印刷時的樣稿。
飛達:不是快遞,是印刷機喂紙的傳送裝置。
裝訂
出血:被刀了當然出血。印刷裝訂工藝要求頁面的地色或圖片,須跨出裁切線3mm,稱為出血。
飛邊:飛,裁切、去掉之意。飛邊指切除出血邊位,乃裝訂術語。
切斜:變形,裁切歪了,直角變菱角書,多由紙閘壓力不均或紙柵不正引致。
磨光:以砑光滾筒處理印張,表面會光滑,此為加工表面處理工藝。
反手折:日本折書機的折紙。32版折法第4折須反折。
正版:不是指軟件。書版首碼所在版面叫正版,次碼所在版面稱反版,正反版稱一組、一帖或一框。
紙閘:不是關紙的門,是切紙的機器。
騎馬釘:書本裝訂的一種方法,動作如跨上馬背。薄本書(6帖以下)套好后,跨放在鐵架上,以穿壓鐵線釘。
豬腸卷:折書貼的一種方法,動作如卷腸粉,用3個上梭2個下梭可折32版。
風琴折:折書貼的一種方法。書折折完拉開如屏風。
反封面:手工裝訂上封面的一種方法,先上封底邊膠定好位,后上書脊封面邊膠,再做一個「反」封面的動作。
毛書:不是書本長毛,指鎖好線而未上封面裁切的坯書。
篤頭布:精裝書脊上下各一段連結皮殼的布條。起牢固美觀的作用。
火?。壕b封面的一種加工動作如燙金,濕度較高。
排版
高調:受光多的圖片位當然光亮雪白,日本分色風格喜歡高光位無網點,以拉長圖片層次。
低調:不是聲音微弱,是指圖片陰暗,或稱暗調。
爆機:不是恐怖事件。內存或磁盤空間不夠都會使電腦死火。
磅:不是指重量。是字體排版之量度單位,英文字母最小單位是Point,1英寸分72單位磅。
級:不是指階層,光學照排時代是指文字大小,4級為1個mm。
號:不是指喇叭,是指鉛印時代字粒大小,最大特號字72磅,最小8號字5磅。
平體:不是指發型,而是指把方塊型以鏡頭變形,使字扁平,平1為1成(10%),平2為2成,平3為3成,平4為4成。
長體:不是指身型,而是指窄身字,長1窄1成,長2窄2成,長3窄3成,長4窄4成。
噴筆:以壓縮氣的噴色筆,利用氣刷噴畫。DTP時代之前之手工制作漸變色方法。
字節:不是文字的節日,是電腦機器語言的單位Byte,8個bit等于一字節。
版本三:
色彩空間(Color Space)
使用理論上的三維空間,對顏色定義的方法。用特殊的值對某一種顏色進行定義。大多數情況下,用于表示某種色彩組合的變化范圍,象RGB或是CMY。
著色劑(Colorants)
表示成色材料,包括色粉,染料和顏料,以用于生成各種顏色。
色度計(Colorimeter)
用以在指定的設置中,測量色彩值的設備,象CIE,就是使用三刺激的方法創建顏色。這種設備可以使用與人眼觀察相同的方法,測量色彩間的差別。
ColorSense
尤其當使用多種計算機平臺和軟件應用程序時, 提交色彩控制的色彩管理系統.
ColorSync
在數字設備上進行色彩管理的軟件,以將每一設備的色彩描述與標準的CIE色彩模式進行比較(主要由蘋果計算機開發)。
壓縮(Compression)
在色彩管理過程中,軟件將一幅圖象的色彩范圍減小到與任一輸出設備相一致的能力.
連續調噴墨打印機(Continuous InkJet)
油墨以一個穩定的速度,通過印刷噴嘴噴出,墨滴即可以落在介質或材料表面, 又可以被充上電后,偏離印刷介質而落入收集系統中.
連續調(Continuous Tone)
同尺寸的彩色墨點以變化的空間頻率被打印的方法,以創建一種更加自然的色彩過渡效果.
打印裁切設備(Contour CUT)
可以打印并裁切的數字打印設備, 它可以沿著每幅圖象的輪廓邊緣, 對圖象進行裁切處理.
ΔE (Delta-E)
在均勻顏色感覺空間中,人眼感覺色差的測試單位.
當ΔE為1時,人眼就可以感覺到色彩的變化了.這種測試方法用于當用戶指定或接受某種顏色時,生產商用以保證色彩一致性的量度.
密度計(Densitometer)
通過一介質表面的吸收程度,
用以測量光密度的設備.測試可以通過反射或透射過程來完成.設備無關的色彩空間(Device-Independent
Color-DIC)建立在普遍通用值基礎上的色彩匹配系統, 而與某一特定設備的色域無關.
電介媒體(Dielectri Media)
用于靜電打印機直接打印的,被專門進行充電處理的特殊介質.
數字打印機(Digital Printer)
能夠對數字信息進行輸出的打印設備
數字合同樣張(Digital Contract Proof)
適用于印刷參照樣張的高質量彩色樣張。但是這個樣張是由噴墨打印機,染料升華打印機,或是其它數字打印機產生的,而不使用與傳統工藝相關的任何軟片。
抖動(Dithering)
通過變化的尺寸和象素集的形狀,達到模擬灰度變化和色彩變化的目的,而不是使用網點陣列對這種變化進行表現。這種工藝會減少各點間的反差,
以使深淺的階調變化和色彩的變化更加柔和、自然。
臟色(Dirty Color)
由四色或更多顏料產生的色彩。
最大密度/最小密度(Dmin/Dmax)
打印圖象的密度測試, 或是某一色調吸收光的能力。 Dmin是最小的密度(象白或無色);Dmax是最大密度。
最小密度/最大密度的范圍是0-6; 雖然對于純黑炭黑測量時,常是4左右。
網點擴大(Dot Gain)
在半色調網屏或是其它形式打印時,不同網點產生的效果,
一般是網點打印在紙張上的大小,會比實際打算的尺寸要大些,所以最終打印的圖象會更暗一些。
DPI (Dots per Inch 點/英寸)
用以描述圖象文件、掃描儀或輸出設備的分辯率測試單位。這個單位表示每英寸中所含的分離象素點的個數。有時也用SPI(samples per
inch)來表示。
Drum Scanner(滾筒掃描儀)
可以將反射稿或透射稿置于一個旋轉的滾筒上的掃描儀。當滾筒旋轉時,來自圖象的光量會進入透鏡,這樣圖象的信息以一系列精細的掃描線的形式記錄成數據。這種方式獲得的數字信息,比CCD型的光電轉換設備更多,而且可以進行更好的圖象處理,并獲得更好的印刷細節。
Dye(染料)
具有溶解在液體中性能的色料。植物基的染料常用于大幅噴繪設備的非戶外打印品。
Dye *limation(染料升華)
是一種打印技術。它通過加熱裝置,釋放氣體染料給接收材料,形成圖象。產生的圖象質量接近相片效果。
Dynamic Range(動態密度范圍)
可以測量的,系統能夠反應的最亮和最深密度差。也可以是系統所能再現的灰度范圍。此值越大,說明有效地表現亮調和暗調的能力更強。
Electrostatic Printer(靜電打印機)
基于靜電成象原理(象許多復印機一樣)的打印設備。靜電打印機將充電版材上或是噴嘴中釋放的色粉樹脂或是染料傳遞到承印材料上,然后對它進行熱固化處理。
Enhanced-Gamut Color(增強型色域系統)
在使用CMYK原色的同時,輔助以淡化的原色(經常是青或是品色)。以表現更加生動的顏色和連續調效果的系統。
Equalization (均衡化處理)
將文件中的色調范圍或色彩進行擴展,以獲得更好的圖象的圖象處理技術。
Error Diffusion(誤差擴散法)
在數字連續調打印機上使用的加網技術。這種加網技術根據圖象的細節和階調值情況使用固定尺寸的網點,以產生更好的細節效果。
Expanded-Gamut Color(擴展色域系統)
在使用CMYK油墨色的同時,增加使用另外的油墨色(常是綠色或橙色)進行打印,以獲得比單獨使用CMYK油墨色成色域更寬的色彩效果。(也可看Hexachrome(六色復制色彩)或是HiFi
Color(高保真色彩))。
Film Recorders(CRT - DRUM)膠片記錄儀
以更高、照相效果的分辯率將數字文件記錄到軟片材料上的設備。
Foil(金屬箔)
在熱轉移打印過程中使用的色彩承載物。
Gamma(伽瑪值)
表示圖象輸出值與輸入值關系的斜線。(有時也用于描述屏幕的反差)
Gamma Correction(伽瑪校正)
對圖象的伽瑪曲線進行編輯,以對圖象進行非線性色調編輯的方法。
Gradation (層次)
在兩種顏色間或是黑白色間存在的變化梯級數。
GCR(Gray Component Replacement)
以黑色完全替代黃、品、青三色疊印的灰色或黑色成分的分色方法。
Halftone(網目調)
在一個固定大小的網格內放置一系列不同尺寸的網點,以再現圖象的工藝。
Hexachrome(六色系統)
由潘通(Pantone)公司開發的,用于高保真系統和設備的色彩匹配系統。